服务内容:银行存款、银行理财、证券开户等投资理财信息咨询微信客服
 工行/中行/农行/建行/邮储/交行/光大/华夏网开
 众多一手行口,日均/月末/定存冲量,资方联系

股价暴涨超200%的大牛股董事长炮轰平安基金经理,平安真有这么不堪?

       咨询客服
一则“乐歌股份董事长怒怂基金经理”的消息昨晚在投资圈中迅速传播,引起广泛争论。
事情缘起于29日,乐歌股份董事长项乐宏的一条朋友圈:乐歌不欢迎平安资管的基金经理来公司投资。年轻人功课不做,老三老四…
接着在当日深夜,项乐宏在微博更文:致拟到乐歌股份调研的基金经理的一封信——《我最近接待基金调研的一些感受》,说明了发布这条朋友圈的具体缘由。
乐歌股份是今年创业板的大牛股,而从6月中旬以来,其股价涨幅更超过2倍。乐歌股份半年业绩显示,其营业收入6.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15.38万元,同比增长190.22%。
30日上午,平安资管张良在朋友圈回应称,感恩乐歌董事长。一觉醒来,我的十多年投研生涯增加了新的经历。回头看看这次不欢而散的调研,我反省了大概两点冒犯了董事长。 
1、我们29日的调研是采取线上调研,没有上门聆听教诲,造成了双方沟通的误会?但是我们8月28号确实也去了现场调研,做了功课,不存在所谓的“没有来过乐歌一次调研
2、29号的线上调研,听了董秘15分钟的介绍和董事长半个小时的介绍,我们只在最后几分钟有机会,问了两个问题“为何前两年公司营收增速不快,甚至有下降的情况…;今年的业绩增长受益于疫情,以后如果需求的增长减缓,是否能够通过市场占有率来提升?”。大概是我们的问题特别冒昧?视频中董事长摔门而出。我们多年的调研中,也是第一次碰到。
其称,“我们看到了董事长的这么多年的含辛茹苦,但是秉着为客户负责的态度,作为专业投资人,对任何一家公司的研究尽调我们都要做到专业审慎,该问的问题下次一定还会问的。”
在平安资管投资经理于朋友圈回应后,项乐宏在雪球上也发布了最新消息,他说“对方讲的不真实,根本没有文中的谦虚”,并表态会在晚些时候把整个事件的经过写出来。
此外,记者拿到的一张朋友圈截图也显示,项乐宏表示会将事件全过程回放。
(图片来源:微信朋友圈)

上市公司同行都坐不住了

 
一场争执之下,上市公司坐不住了,同处于智慧办公行业、乐歌股份的竞争对手捷昌驱动董秘徐铭峰8月30日在朋友圈发文称,“正面资本市场,耐心解答疑问,保持良性沟通,坚持本心格局,儒雅捷昌,欢迎投资”。
闻泰科技董事长助理邓安明在朋友圈称,“我们欢迎投资机构的朋友们提任何问题”。
同样生产制造办公椅、沙发、按摩椅、办公家具的恒林股份董秘陈建富表示,恒林股份热烈欢迎各位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资管、保险、社保基金等基金经理和分析师莅临公司指导交流,为A股投资者关系和谐交流搭建平台。
对于乐歌股份引发的这场风波,有网友发圈称,很成功的炒作,以前都不知道乐歌这个品牌。
质疑其“发飙”是市值管理的网友,也不在少数。
“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涨起来之后蜂拥而至”
 
资料显示,项乐宏,1971年出生,浙江宁波籍,北京大学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和长江商学院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曾于中国电子进出口宁波公司国际合作部副经理、丽晶电子执行董事等职,2010年5月至今任乐歌股份董事长。
年近50岁,火爆脾气不改。
“我的很多朋友甚至领导建议我,平安资管是大机构。把朋友圈的微信删了。哈哈,我谢谢平安关注乐歌这个小企业。”项乐宏微博表示。
究其原因,还在于这次不愉快的机构调研活动。“比如今天突然通知需要调研的平安资管,那些80末90后基金经理们颐气指使、居高临下的态度,至少让我无法接受。”
而从行文来看,这位70后的怨念极深,“你对乐歌的基本成长历史一无所知;你根本没有来过乐歌一次调研;你根本没有去过一次乐歌的工厂,根本没有做过一次对乐歌员工哪怕基层员工的采访;你对乐歌过去几年收入没有成长实际产品和结构不断完善一无所知……”
同时,项乐宏还针对此前的机构调研情况总结为,“大多数的基金都想赚快钱,几乎没有基金愿意到工厂看流水线、看工艺”,“为什么置实控人长时间多次数大金额的增持而无视,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涨起来之后蜂拥而至……”
乐歌股份现任董事李妙,及董事、副总经理李响和泮云萍均在该微博下留言支持,“基金公司还是应该务实,投资而不是投机。多到企业中去看看,才能了解真实信息。”资料显示,这三位80后均具备丽晶时代任职履历,为项乐宏的老部下。
需要指出的是,平安资管调研引发项乐宏公开发文DISS的源头,还在于近期乐歌股份股价的大幅上涨,尤其是前期机构资金的不给力。
从K线图来看,乐歌股份股价自6月12日开启飙涨模式,截至8月28日收盘,乐歌股份股价已经创下历史新高,报90.54元/股,期间累计涨幅高达214.59%。
今年2月4日,乐歌股份曾最低跌至17.8元,3月17日的低点则在18.98元,这两个价格距破发近在咫尺。
“上市后的大概二个多月跌回最低18元,我觉得公司不应该是这个价……说服夫人开始增持,从最低18元一只增持到最高30多,历时两年多,耗资近八千万元。二年多的时间,很少基金经理来乐歌……几乎没有一个基金坚持到今天。”项乐宏表示。
所言非虚,项乐宏夫人姜艺从2018年2月28日开始多次增持,直至今年5月底乐歌股份开始拉涨前夕。
持股数据显示,2018年末,姜艺持有该公司87.06万股,至2020年6月末,其个人持股数量已增至281.7万股。
这期间,来自基金的持股数量却始终未超过姜艺的个人持股数。
尤其是2018年一季度和2020年一季度,期间基金并未持有乐歌股份任何股票,2018年二季度至2019年三季度期间基金持股数量也在不断减少。
今年一季度,基金并未持有乐歌股份,直至二季度才开始小幅买入。至6月末,基金持有乐歌股份合计150.42万股,社保基金持股最多,其次是大成基金旗下的4只产品,合计持有该公司59.47万股。
至于此次调研的平安资管,并未在上述10家持股公募、私募的名单当中。
A股市场的“项乐宏”还有很多
相应的,平安资管也错失了本轮乐歌股份的翻倍上涨。
在今年2月跌至发行价附近后,乐歌股份6月上旬开始拉涨。上周五,乐歌股份作为创业板存量老股更是出现了20%的顶格涨停,至此股价已涨至90.54元。即便按照拉涨时30元的价格计算,至今涨幅也已超过200%。
其中关键,既有公司层面的因素,也有二级市场层面的带动。
先说公司基本面,虽然公司80%以上的收入来自海外,但是今年公司经营业绩却是同比增长的。
2019年上半年,乐歌股份收入、净利润分别为4.59亿元和2348万元,今年上半年则分别增长至6.33亿元和6815万元。收入低于2019年全年规模,但是净利润已经超过2019年的6298万元。
正如项乐宏文中提及的那般,“过去很多年,乐歌看起来销售没增长。其实,乐歌一直在治理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就是乐歌原来做电视架多,现在是线性驱动升降桌多。”
追溯到该公司收入结构变化上,的确如此。
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三个半年报报告期,乐歌股份人体工学工作站的收入从2.35亿元增至4.3亿元,同期人体工学大屏支架收入则从1.51亿元降至1.03亿元。
一升一降之间,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产品、收入结构特征。这带来的好处就是,虽然公司总收入增长相对有限,但是盈利能力会得到明显提升。
原因在于上述两项产品利润率存在较大差异。
上述期间,人体工学工作站毛利率始终维持在50%左右波动,2020年上半年小幅下降,但是仍然超过47%,同期人体工学大屏支架毛利率最高尚不过32.8%。
“今天的连线上,平安资管的年轻基金经理问我,疫情后乐歌增速如何……为什么总是只来我们的办公总部大楼里问问题而不去我们的工厂看看我们的设备、产能、工艺、质量、甚至去问问我们的装卸工,数数我们出货的集装箱,门口停了多少量员工的车子?”项乐宏发文表示。
实际上,此次乐歌股份事件至少折射出了两个A股市场的现状。
一个是,上市公司数量众多,买方、卖方无力全部覆盖,尤其是电视架、电脑架这类极为细分的行业,加之部分制造业上市公司自身投资者关系协调能力不足,质地较好的公司被二级市场所遗忘。
就比如今年2月4日,乐歌股份总市值已经跌至不足20亿元。
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因无力覆盖全部上市公司,机构调研时间、深度不足,很多调研都是临时成行,甚至对所调研企业近年的经营概况都未做提前准备,更遑论亲自去数下集装箱有多少了。
面对同样问题的上市公司还有很多,无奈的“项乐宏”同样不在少数。

调研江湖背后:

套问业绩资金赚快钱 调研“内部纪要”有市场

而项乐宏的文章则在投资圈引来强烈反响,不少投资人士表示力挺项乐宏,调研中的不少乱象确实值得警惕。
“调研时不做功课,去公司就问今年业绩能增长多少,对股价有哪些刺激因素。很多机构都有这个毛病,去了之后有些就拉抬一下股价,快进快出,赚快钱。”一位广州私募人士对记者表示。
30日上午,一位PE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确实有不少机构在调研时打插边球,也有很多混乱的情况,例如我就碰到过一些机构引导上市公司炒作某些信息,有些公司为了自身股价或者减持等需求,也会有意释放某些信息。最乱的是,有些资金在调研之后,炒作信息疯狂拉升股价,最后搞得一地鸡毛,虽然说是市场资金的行为,但对公司和投资者都不是一件好事。”
事实上,无论对于投资机构,还是上市公司,调研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沟通手段。
“就我参加过的调研活动,其实有些机构做的前期准备还是很扎实的,也是长期跟踪行业。像我们投研部门的同事,之前就是从各个行业出来的,对行业很熟悉,也有很多行业资源,跟踪得也很紧密。上市公司和基金机构,其实也是一个共存关系。”上述PE人士表示。
“有效的调研,应该是能够了解到行业和公司的发展情况。乐歌董事长说的非常对,其实是应该去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我很敬佩的一个投资人,之前为了调研一个企业的产销情况,真的曾经蹲在工厂门口数过货车数量。可惜做的这么扎实的调研,并不多见。”上述PE人士表示。
而记者了解到,对于上市公司的有价值的调研记录,甚至已形成了一定的市场。
“有些私募的调研,问的问题确实非常到位。但很多调研时说的内容,其实是达不到信披要求的,所以上市公司不会披露出来。但其实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最重要的反而是那些没有披露的信息。所以现在我们都会花钱去购买重要的有价值的调研纪要。而这些信息差,就是散户和机构的差别。”上述私募人士表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正在阅读:带你投资 » 股价暴涨超200%的大牛股董事长炮轰平安基金经理,平安真有这么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