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城施策,涨跌难辨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涉房”表述。
楼市因城施策,未来房价会涨还是会跌呢?带着这个问号,我们来一探究竟。
主城区人均GDP,仍为核心竞争力
生产力是一切的动力。只有较高的人才价值实现带动收入,才能支付更高价格商品的费用。一座城市的房价亦是如此。如果主城区人均GDP相对较低,而又房价赶超同类型城市甚至上一级城市,那么这座城市的泡沫化就很严重。很可能会遭受到削减泡沫的风险。
我们都知道,家里煮粥烧开后,如果火候比较大,一般都会浮起很多泡沫,我们一般是直接调小火或者用汤勺去搅拌,从而达到泡沫降低,不会溢出的效果。如果把房价比作这锅烧开的粥,火候比作炒作的热度,调节或搅拌比作手段,城区人均GDP比作锅的高度。我们就可以显而易见的发现,火候大的时候,我们不能做到快速降温,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在锅里加入冷水,虽然泡沫迅速消失,但会直接导致粥的质量变坏。调小火或用汤勺去搅拌,热度在短时间内不会锐减,但成功的阻止了泡沫溢出,还有可能会使粥不会粘锅,变得更加好喝。如果锅的高度很高,即便火候比较大,短时间内,我们也不用担心泡沫会溢出。换而言之,决定泡沫高度的本质,还是这口锅的高度。
“房住不炒”的本质是降低房地产金融风险,促进楼市平稳健康发展。如果一座城市,完全去掉房地产带来的GDP,剩余GDP的人均比例越高,这座城市的房价相应的泡沫化允许程度也越高,也就是说,房价还有更多的增值空间。
人口增速不给力,内需消化需时间
1995年全国总人口12亿,2005年全总人口13亿,2019年全国总人口14.0005亿,其中2018年全国总人口139538万。上一次增加1亿人,用了10年;这一次增加1亿人,我们用了14年。其中,2018年到2019年,只增加了467万人,相比1亿增幅而言,一年的增长率为4.67%,显然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变缓,未来几年可能更低。
全国总人口数三个阶段统计表
目前房产库存高是很迫切需要削减的指标之一,最直接的原因应该不是房价过高,而是需求的人口还不够多,特别是迫切需求的那一批。为什么这么说?举个例子,在开放二胎的前提下,2018全年新生儿人数1523万,2017年全年新生儿人数1723万;也就是说,2018年最多1523万对青年夫妻结婚,2017年最多1723万对青年夫妻结婚,2018年相较2017年少200万对,折中就是100万对;不一定每一对青年夫妻都必须在城里定居,但必定少了100万套的预期消化能力。如果未来人口子增速继续放缓,房地产产能不变,供过于求将愈加凸显。
2017和2018年内全国新生儿总数
未来房价或跑不过通胀
房价增长是相对的,未来房价或弱于通胀。房价涨跌,我们往往是相对于往期基数而言,比如去年某市住房均价3万一平,今年均价3.1万一平,这样看房价是涨了3.34%,但是如果去年的通胀是6%,相对而言你的房产还亏了2.66%。即便是大锅,火候也不会无休止大下去,当火被调节小后,泡沫的上涨速度势必变缓,缓到一定程度可能就追不上通胀了。
猛进过后,必定平稳
2019年城市化率为60.6%,按保守估算,每年大约1200万人口进城,所以城镇的住房需求还在不断增加。一方面需要为新进城居民解决住房问题,另一方面原来的城镇人口的住房需求也还有不少缺口。 为了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美好愿望,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住房的供应必须不断增加,直到城市化目标完成,这个趋势不会改变。过去这些年,房价一路水涨船高,让一般人“望尘不及”“高攀不起”,甚至成了人们中公认的“香饽饽”。蛮荒之下,必定迅猛发展,但这个时期,也暴露出很多弊端,比如高杠杆率。2019年底,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0.07万亿元,同比增长16.7%,过高的住房信贷不仅透支购买力,而且还将挤压其他消费。高杠杆率给银行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食而无味,弃之可惜,平稳过渡才是长久良方。
本文系带你投资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带你投资”
正在阅读:带你投资 » 未来房价会涨还是会跌?因城施策后或跑不过通胀